CTO俱乐部:请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和经历,以及您现在主要负责的工作包括哪些?
韩祖利:自幼热爱数码玩意,也热爱编程。04年还未毕业就开始了工作,当时计算机系的学生特别多,但是市场上给计算机系学生的机会却不像今天那样丰富。我们像来到了一片刚刚开始开垦的土地,一边等待机会,一边做基础建设。直到2010年,低头专心做技术的我,想抬头看看了,媒体是第一个尝试拥抱互联网的行业,于是跑到一个非常棒的传统媒体开始做新媒体。当然像大家看到的一样,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做的并不太好。我永远记得李岷对我说过的话:你以为传统媒体使用了互联网手段就叫新媒体了么?还是应该从内容生产上深度改造。
我想,她是在传统媒体里为数不多的理解新媒体的人。后来李岷出来做虎嗅,她一招呼,我就飞奔到他的“旗下”开始了“虎嗅”之路。
在虎嗅主要还是在做自己擅长的产品和技术方面工作,也因为自己在多种多样、规模不一的公司待过,所以偶尔也做些组织和流程建设的事情。近两年开始公司看到了很多机会,我也在尝试学习自己不擅长但是喜欢的事情。
CTO俱乐部:是什么缘由让您走上这个行业的?最初的愿景是怎样的?
韩祖利:上面已经说过,2010年做新媒体没做好,但是做新媒体之心不死。总觉得自己应该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好,不想放弃。
另外,2011年下半年,感觉市场上市场上资讯极其乱,有些媒体已经彻底“沦陷”。普通人看资讯越来越难以挑选,大家对媒体的信任感也逐渐消失。并且伴随着微博的兴起,大量信息碎片化,信息量翻倍增长,有价值的信息却被冲的七零八散,很难有效的阅读。
于是,虎嗅的机会来了。 “我们致力于为用户创造获取与交流商业资讯的更"有效率"的体验 。”这是初衷,也会是未来一直坚持去做的事情。
CTO俱乐部:可否介绍一下虎嗅团队的情况?
韩祖利:公司是一个小而美的公司,总人数不多,但是大家都比较有灵气也肯努力。
虎嗅目前还谈不上什么清晰的团队架构,团队架构还处在一个创业公司走向成熟公司的过程中,我们不希望“条条框框”禁锢住大家的创新,也不希望是一个“无组织、无纪律”的团伙。这很难,但是这对发展很重要。
CTO俱乐部:在带团队的过程中,在技术文化塑造方面有哪些思考?招人过程中最看重的是什么方面?
韩祖利:很多技术人对媒体有些误解,总觉得:媒体嘛,搞个CMS不就成了,没事换换模板。但实质上,媒体可以深入融入技术,也正是因为技术推动才改造了媒体的生产模式。所以我们一般在工作中会刻意强调“技术是生产力,技术解放生产力”。
中国传统文化讲:做好一件事,需要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。我这么理解:“天时”是市场机会,“地利”是我们有恰好的资源可以使用,“人和”是有靠谱的团队。所以团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因素,我们在招人时主要看这个人的心态,我们相信能力很容易提升,而心态则特别难以改变。“开放”、“努力”、“坚持”是我们小伙伴们的一致特征。
CTO俱乐部:作为联合创始人,虎嗅在团队管理上有哪些独特的经验?
韩祖利:谈不上管理吧,个人在其他公司供职时学习过很多管理方法。照搬使用的,几乎没有。
我们在管理上重点不在“管”,而在于“理”。我们不盲从学习高大上的管理方法,我们不为了“管理”而“管理”,一切都是为了“目标”。在实践过程中,领会到前人总结的管理方法的精髓,才去使用。
CTO俱乐部:创业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或者难忘的事分享?
韩祖利:公司刚上线前后,是最恐慌的时候。那时候看不到一个月后会是怎样,永远不知道下个月会发生什么。所以每天逼自己只想一周内的事情,我相信再远的路,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。直到现在,企业的势能出来了,气质也固定了,我们能放心去规划未来一年的事情。
我想说的是,创业初期有两件事需要做到:
CTO俱乐部:在您眼中,什么样的创业公司创始人是做得比较好的?什么样的产品算是做的好的?
韩祖利:每一个勇于踏出第一步的创始人都是好的,能坚持自己理想不放弃的就更好了。如果用简短的话来概括出色的创业公司创始人,那一定是——打不死的“小强”。
为了解决大家问题,拥有社会价值的产品都是好的,发展过程中不变质的产品是更好的。
CTO俱乐部:对于目前互联网创业热潮中的年轻人们,有什么经验分享或忠告?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您认为创业者该如何避免掉入各种“坑”?
韩祖利:现在创业者很多,但是多数都没准备好。如果创业者创业符合以下其中一条,就要慎重了:
CTO俱乐部:您怎么看现在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浪潮?
韩祖利:互联网让信息流动越来越快速,移动互联网让人长时间保持在线。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好方向,从差不多10年前开始,有些企业就在做移动互联网的事情,到了2010年左右概念开始爆发,直到今天移动互联网依然不够成熟。创业者需要学习移动互联网的玩法,用户也需要学习移动互联网的玩法,科技也需要时间进步。
CTO俱乐部:下一阶虎嗅的战略方向是?
韩祖利:虎嗅从开始就给自己定义为一家互联网公司,公司的目标一直会是“致力于为用户创造获取与交流商业资讯的更"有效率"的体验”。既然为互联网公司,技术在中的角色就比较明显了。